第七百一十四章 窗口指导(2 / 6)

能。

于是,从澶州灰溜溜回京的真庙,为了挽尊,就搞了天书。

然后又风风火火的去了一趟泰山。

本意是想要涂脂抹粉,结果却连自己都骗不了。

汴京城内外,议论纷纷。

没办法了!

就只好推恩于民,装出宽仁,承认了城外的这些灾民自发建立起来的厢坊,也是汴京城的一部分。

这就是汴京城外九厢十四坊的来历。

而这些厢坊有一个好处。

那就是它们虽然属于汴京城,厢坊之中也有着官吏、铺兵。

但是……

人数相对较少,而且管理很松懈,只要打点好,哪怕李二虎在其中杀人放火,开封府恐怕都不会知道。

所以,现在的问题就只有一个——这九厢十四坊,哪一个最合适呢?

李二虎只是稍稍一想,就得出了答案:“京南厢的安节、明义二坊!”

为什么?

因为京南厢直面着汴京的南门南熏门。

南熏门什么地方?

京城的畜门!

每日早晚,成群结对的猪、羊都会被猪贩子驱赶着从南熏门入城。

其数量多达数千,巅峰时可能上万!

以至于,官府在南熏门下,专门建了畜道,以便牲畜入城。

于是,这南熏门就成为了汴京专门的畜门。

一般情况下,无论是士庶官商,都不会从南熏门出入。

哪怕要出城往南去朱仙镇,也是宁肯绕路走新封丘门。

即使是就在南熏门外的京南厢的安节、明义两坊的居民也是如此。

在这样的情况下,南熏门外的安节、明义坊也就成为了汴京城最安静的地方。

也成了想要在官府眼皮子底下,做些见不得光的事情的人首选。

……

第二天一大早,李二虎就带上了几个布铺的伙计,从家中出发,前往南熏门外的京南二坊,实地考察。

在路过大相国寺的时候,李二虎顺便买了些烧朱院的肉饼当早餐吃。

所谓烧朱院,通猪也。

其实就是个卖烤肉的地方,乃是这汴京城生意最好的烤肉铺子。

曾上过汴京新报,被汴京新报称赞为:京中烤肉,滋味无过烧朱院也!

当然,能上汴京新报,还被如此称赞,这烧朱院自然是颇具传奇的。

其创始者,乃是数十年前,大相国寺的一位叫惠明的僧人。

和尚穿着僧袍,站在烤肉铺里烤肉。

这画风确实是惊奇,买点更是十足。

所以一开业就引发了轰动,时至今日,已是大相国寺周围最有名的吃食店。

经过汴京新报的宣传后,更是成为了外地人入京必吃的一个铺子。

于是,生意越发火爆,如今已是每日不休,十二时辰连轴转。

铺子里烤肉的僧人,更是有数十人之多。

即使如此,还是忙不过来,烧朱院门口经常性的被堵。

李二虎也是路过,发现可能因为太早,所以竟没什么客人,于是差了一个伙计,去买了些烤肉回来,解解嘴馋。

很快,伙计就带着烤肉回来了。

“东家,这烧朱院的烤肉,也太贵了些吧?”伙计回来就说道:“一斤烤肉,竟要两百钱……”

“州桥下面的吃食店,也不敢卖这么贵!”

李二虎哈哈一笑,道:“你不懂,这烧朱院的烤肉,那可是当年大年学士都要专程来买的烤肉!”

“大年学士,可是文曲星般的人物!”

“他老人家都爱吃的东西,贵一些很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