彩蛋章 【终!】(2 / 4)

成这个成就。

想到这里,朱元璋摆了下手,道:“行了后人,你话题扯偏了,还是继续讲后世朝廷如何治理国家的吧。”

朱媺娖暗笑朱元璋死要面子,却也不揭破,继续道:“朝廷各部门职能越加细化后,官员也就越加专业化。

在后世,绝大部分官员一辈子都在某个专业领域内做官做事。

因为是做他们专业的事,就能尽量避免外行指导内行的事,也能更容易在职位上取得成绩。

大明如今都是儒学弟子做官——您现在的儒学弟子什么样,我不太清楚,但稍稍往后,大明的儒学弟子大多只懂作八股文,连吟诗作对都比唐宋逊色了许多。

负责水利的,只会八股文章;负责督造城池、军器的,还是只会八股文章;负责民政,要提高地方百姓收入、提振农业的,还是只会八股文章。

我知道,太祖弄出这个八股文章,是想让读书人都牢记忠君爱国,都成为大明的忠臣。

可能力呢?他们做事的能力就不重要了吗?可笑的是,后来李自成起义成事,以及清虏入关,这些读圣贤书、作八股文章的臣子们,投降的比比皆是!

当年我父皇与煤山上吊自杀后,文武百官甚至一起开城门,迎接李自成入城,争做新朝臣子。

更过分的是,一个多月后由集体迎清虏入城,整座清虏顺明。

太祖觉得,您想要利用圣贤书、八股文章让读书人忠君爱国的事成功了吗?”

朱媺娖说到这里停了下来,因为即便是现在,她一想到当年的事就生气。

不是说读圣贤书的文人中没有忠臣,而是大多数在活命、富贵与忠之间,选择了活命与富贵。

朱元璋听了一时沉默。

他那么聪明第一个人,从来没有整整信圣贤书,只是当做与文人们博弈、治理百姓的工具。

确实如朱媺娖所说的,他想用圣贤书、八股文,让读书人变得更加忠君爱国。

从后世的情况看来,这件事他确实是做错了。或者说,终究是被故元遗留的大头巾们给忽悠了。

朱媺娖吸了口气,则继续道:“圣贤书确有塑造忠君爱国思想,提升官员个人品德修养的作用,但只依赖圣贤书去选取官员,却是大错特错了。

官员品德固然重要,可能力同样重要。而想要官员忠君爱国、爱惜百姓、正己修身,不仅要靠圣贤书的教化,更需要用法律去约束!

所以,太祖想要学习后世的治国方法,首先记得改变儒学独尊的局面,不再只以儒学选关,而是加入专业内容,振兴工、农等其他方面的学问。”

说到这里,朱媺娖看见朱元璋在沉思,便停了下来。

郝光明见朱媺娖说得这么好,便体贴得泡了杯奶茶送来。

过了好一会儿,朱元璋才消化完方才朱媺娖话中的内容,道:“后人,你继续讲。”

朱媺娖点头,道:“刚才说的是朝廷职能部门更加细化,官员则须更加专业化。

接下来再说国家民政、财政等更方面的治理,以及地方上的治理。

大明如今是全凭官员——以水利为例,加入当朝正好有钻研水利的官员,上面的人又能注意到他,用他,那么才能做好水利方面的事。

地方治理上呢,也全看官员个人能力。官员能力好,地方百姓日子就好过,甚至朝廷税收也能增加。

官员能力不好,那就是得过且过,甚至是搞得一团糟,偏偏还能通过逢迎上级、送礼等方式,获得晋升。

一个朝代前中期,吏治较为清明,这种治理方式造成的问题还不怎么凸显。

可到了王朝中后期,各类问题累积得越来越多,偏偏朝堂越来越昏暗,君主也远不如开国之君,自然就弄得朝堂内外尽是贪鄙无能之辈,国家一片狼藉,积重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