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四章 百年计划的推手(3 / 4)

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4181 字 2022-03-01

上帝国!”李泰得意的笑笑。

在李泰看来所谓的帝国玩得并不是帝国内部的勾心斗角与权力争夺,这真的很没意思。

所谓帝国要玩就是要玩那种百年起步的规划。

就好像秦代的郡县制,汉接手后继续把这体系补全然后玩下去,使得整个华夏对基层的掌控力跟其他帝国比较绝对是冠绝同代,到了现代也是出类拔萃。

就好像是隋朝的科举制,唐朝接手之后也把这科举制继续完善,哪怕到了现代的人才选拔制度依旧脱离不了科举制人才选拔的旧巣,顶多新瓶装旧酒,与时俱进而已。

所以,所谓百年计划肯定是那种以时间为推手,以中原为基本盘,需要帝国的执行力去执行的计划。

而凡是最初提出这些计划的人,基本上都是整个华夏最惊才绝艳之辈。

他们也许因为历史局限性,看不穿自己提出的东西会发展成什么。

但在当时绝对是同时代看得最远能力最高的人,他们的伟大甚至超过所谓的王侯将相,是那个时代真正的智者。

当然李泰算不上这种人,基本思想品德六十分的正常大学生,眼界都能到达李泰的程度。

至于能不能做到,那就是要看机遇了。

投胎成普通百姓还有机会,但如果投胎成杨广的儿子,可能就真悲剧了。

因为他需要面对时代最强的统帅——李世民。

而李泰回到高陵继续安稳的过日子,耐心等到李世民宣布要出兵讨伐突厥。

毕竟这消息不发布,自己不好主动行动,毕竟杨修足够聪明吧,结果把自己聪明死了!

但事实上,李泰前脚跟刚刚走,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便是被李世民叫到了太极殿。

对李世民来说,李泰提出的捕鱼想法是自己从没想到过的,从民生角度去解决军事问题。

如果想实行这个计划,那自然需要房谋杜断两人进行参考判断。

“见过圣人。”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到来,却是对着李世民行礼说道。

“玄龄,克明你们来了!”李世民见到房玄龄与杜如晦来了让他们先入座,然后挥挥手让内侍把李泰写得那一份捕鱼的计划,交给了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观看。

李世民开口道,“我偶然得到一份策论,你们看看这份策论是不是可以操作!”

房玄龄与杜如晦看了相继拿起了这一份策论说看了起来。

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相继看完后,目光炯炯有神,对双方来说,这份策论与其说谋划得有多么精彩,更重要得是打开了两人视野,让他们的目光不再拘泥大陆,而是能着眼海洋。

房玄龄道,“在津口设立港口,并且让军用楼船转渔船,通过捕鱼来增加粮食。

并且在河流入海口或其他适合地方养鱼,形成如同渔业种植类似的渔田,使得渔业能稳定下来,然后以鱼干的形式,在有需要时能顺着大运河的运输成为至关重要的救济粮。

不得不说,这是个相当宏大的计划,至少需要以十年为计才可能实现的大计划!”

杜如晦很是赞同的点头:“这个计划可谓是一子解双征。

一则我们连年受灾,此计划能减少我们对突厥的后勤压力。

而且等到解决掉了突厥的问题,对付高句丽时也能够发挥出奇效来!”

说实话,哪怕到现在为止,却也没人认为突厥能一战而定。

顶多就是认为大唐能占据优势打出十年和平,那这次讨伐突厥就是值得的。

“圣人,可否告知这是哪个大贤给出的计划,虽然执行起来持续时间较久,变数较多,但眼界却高瞻远瞩,漫长时间反而让这计划具有了较高的执行性与调节性!”房玄龄说道。

“是青雀制作出来的!”李世民很是得意的笑了笑,说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