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:波涛乱 第四十二章:将乱(2 / 3)

大隋争龙 崇阳铁剑 6350 字 2020-02-19

接头地点,片刻后,只见苏勖到来,沮丧的说着“太子突发恶疾去世了,圣人大痛,下令虞世基写策文为其发丧,谥号元德。”

“太子病故了?”高驷和李百药都是震惊不已。

太子杨昭,大业元年就被立为太子,文武兼备,能善骑射,仁爱过人。大业年间以来时,皇上巡游天下时,他受命留守东都,安抚百姓,统筹百官,功劳甚大。

杨广即位以来,开科举,遴选人才;凿运河,疏通南北,威压寰宇。随着功业渐盛,更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,但唯独对于太子从未责骂过。

自诩英明如斯,功可比肩始皇帝的杨广,多次对大臣说“太子,天生长者,有人君之量,吾百年后汝等可辅佐之。

在当世人眼中,太子也是常被拿来于始皇帝长子扶苏比肩。

听了这话,高驷的脸色更加阴沉,挥手作别苏勖,一言不发地回转。

李百药长叹一声,哭丧这脸说“重德贤弟,太子骤亡,天下将乱也。”

“哦?何以见得?”高驷不敢小看他,问着。

“太子主宰东宫,已有七八年,其人一死,其子代王侑必然继位,主少臣疑,只怕很难节制下属的跋扈之辈。”李百药在挚友面前,也就不避讳说着。

“至于陛下的次子,齐王杨暕,骄纵蛮横,喜好声色犬马,多次被皇上责罚,因此齐王绝无继承大宝可能。”

“再说皇上幼子赵王杲,年方七岁比皇孙杨侑还小三岁,再加上出身低微,立之更让让人难以心服。无论是出于巩固人心,还是为国立贤,最终坐稳大位的必然是皇孙代王佑。”

“可是如今高丽蛮王李氏犯境,又加上歇语流传,圣上向来刚强,已下旨征兵百万。这皇孙代王佑继位后,留守东都只能压不住局面,会出大乱子。”

李百药说到这里,就住口不说,面色同样凝重,他是同样知道杨玄感久蓄大志的人。

短短一席话,就把朝廷走向讲的清清楚楚,高驷不由佩服起来。

“百药兄,天下风云将起,这是天意演化,你我也置身其中。”说到这里,高驷感慨的说着“同舟共济如何?”

李百药顿时大喜,说着“求之不得。说来,吾长于文,重德贤弟擅于武,如此文武相济,乱世中也不是没有立足之地。”

当下两人心中大定,结伴返回国公府,静待乱局到来。

东都洛阳,洛阳令府邸。

冲天香阵透神都,满城尽带黄金甲。

九月菊花盛开,洛阳同样有不少栽种的人家。洛阳令杨玄感的后院里同样种了不少,花团锦簇,配合着高耸参天的巨木,令人心旷神怡。

杨玄感刚被妻子崔氏派人从县衙叫回来。正要喝茶休息,听闻消息后,啪地一声轻响,杯子就摔在地上裂成碎片。

他犹自不敢相信,惊讶的说着“什么?太子杨昭死了?”

心神大为震动,他忍不住霍地站起来,等着李密确定信息真实性,脑海中十数年的记忆却不断闪现。

杨玄感和杨昭,自幼相识,彼此相知甚深。

可以说,他二人都是英雄,还是性格迥异的类型。一句话,杨玄感是霸王再世,胆略惊人,常能得人相随。

太子杨昭,则近似刘邦,至善至厚,待人赤诚,四方豪杰都乐为之用。虽因为双方身份差距,都没有正面交锋,但杨昭是理政才能素为杨玄感所忌惮。

如今大敌已去,若只有当今天子的酷烈手段,何足为惧?

杨玄感慢慢转过身,走上前,打开窗户,凝视皇宫方向,不动如雕塑。

窗外本来寂然无声,不知何时,突然电闪雷鸣,下起大雨来。秋雨磅礴,雨水落在菊花上,停留片刻,最后晶莹滑落,雨中的菊花显得更